步骤 1
【清洗】
检查肉皮上是否有猪毛、印章。
有印章的切掉。
有毛的话,就在烧热的铁锅里蹭几下,就掉了。
接着用热水冲洗干净。
步骤 2
【焯水】
猪皮和姜片、料酒一起放冷水下锅。
沸腾后撇去浮沫,再煮5分钟关火,去一下猪皮的腥臊味。
步骤 3
【刮油】
焯好的猪皮不要用冷水冲洗!不要冲洗!不要冲洗!
猪皮一凉,瞬间变的邦邦硬,特别难刮,还切不动。
就趁着猪皮软乎,赶紧上小刀,噌噌两下就能把油脂轻而易举的刮下来。
步骤 4
【切丝】
刮完油赶紧趁软切丝。
刮下来的油脂放在小碗里,可以炼猪油。
步骤 5
【炖煮】
重新起锅,1斤肉皮,4斤的冷水。
这个比例做出来的皮冻,容易成形并且Q弹弹的,刚刚好!
再放姜、料酒、八角、花椒去腥增香。
八角、花椒用纱布或者不锈钢丸子装起来。
步骤 6
先用大火煮沸
再转小火炖煮2个小时。
临出锅前放上盐(必须要放,没盐不香)、鸡精(提鲜,介意可不加)。
步骤 7
【等待成型】
冷皮冻最好选一个有些深度的模具,回头切出来好看。
零下五度——零上10度的室外温度,放在阴凉的北阳台就行,
东北地区零下十几度的以及南方10度以上天气就建议放在冰箱冷藏。
太热会坏掉,太冷会让皮冻有冰渣,影响口感。
步骤 8
一般3个小时左右,皮冻就会凝固成型,但这时候吃没有嚼劲
最佳赏味期是在1夜之后。
皮冻可以整个拎起来,Q弹乱晃但是不会断掉,这种的吃起来才有嚼劲。
脱模就很简单,用手把皮冻往中间轻轻一扒,与容器分离,再一倒扣就出来了。
步骤 9
怎么调味就看个人了,
我家就很简单。
配上蒜苗,淋点醋就上桌了,原味原味!
如果含在嘴里不嚼,它会迅速融化化为汤汁,超级浓香的感觉。
步骤 10
强烈推荐蔬菜版!
前面1、2、3步骤都一样,就猪皮炖2小时之后,放香菇丁,胡萝卜丁和青豌豆再煮5分钟后关火。
冷一夜就可以得到一份多彩皮冻,红红绿绿的看着就喜庆!
香菇的独特香气,还有胡萝卜豌豆的口感,在搭上淡淡的油香,比原味的还要好吃!
再也不用担心小朋友挑嘴不吃蔬菜!
步骤 11
如果想要皮冻的颜色再浅一点,那猪皮切丝之后,用温水反复淘洗几遍,直到水变的清亮。
接下来同样煮2个小时,冷一夜,就可以得到小清新版本的皮冻!
麻烦是麻烦了点,但是感觉这个端出来,白白亮亮的,大家的惊叹声会更高点!
(PS:吃起来跟原味的没多大差别)
步骤 12
最后来个合照,对比一下这三种的颜色差别
步骤 13
刮下来的油脂放到炒锅中,加一点水(多少随意,我是没过油脂的一半),大火煮沸到水蒸发完,转小火慢慢熬出来的就是猪油。
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。这样熬出的猪油冷却后更白更香
步骤 14
剩下的猪油渣可以包包子,一点也不浪费!
绝不可能失败的猪皮冻做法!超详细!的小贴士
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:
Q1:皮冻过了一夜还是很软/没成形?
水加多了。
我的比例是:刮去油脂的猪皮和水 是 1:4,
超出这个比例可能就不会成形。
拯救方法是把皮冻倒锅里大火加热煮沸,蒸发水分。
然后冷它!待成型后观察。
Q2:冷好的皮冻表面有一层白的,吃起来油腻?
因为前期油脂没有刮干净。
把那层白色刮掉,然后重新加热煮沸。
然后冷它!待成型后观察。
Q3:吃起来不Q没嚼劲?
因为炖煮时间太短,猪皮的胶质没有熬出来。
皮冻倒锅里大火煮沸,小火再煮一段时间。
然后冷它!待成型后观察。
Q4: 有点咸了/有点腥了?
这个问题在肉皮刚炖好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发现。
咸了加水,腥就加大姜片、料酒、八角的用量。
Q5: 做好的皮冻怎么储存?
跟冷皮冻的时要求一样:
零下五度——零上10度的室外温度,放在阴凉的北阳台就行。
东北地区零下十几度的以及南方10度以上天气就建议放在冰箱冷藏。
太热会坏掉,太冷会让皮冻有冰渣,影响口感。
----
为什么我说皮冻是绝不可能失败的菜呢?
因为皮冻低温凝固而成,遇热即化为汤汁。
那么理论上可以无数次推翻重来,不存在做失败这一说!
不管你对做好的皮冻有啥不满意,就回炉重造,煮它,冷它就完事!
至于在二次拯救熬煮中,放多少水,放多少盐,煮多久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冷好了尝一尝,不行就再来一遍即可!
倘若你还有其他没提到的问题,就评论说吧~
本文首发知乎,ID白豆蔻,欢迎来找我玩喔!